【鲁敏】
三年前,我在网上挑的第一样东西,是套房子,地点很远,在迈皋桥,这宗交易让我省了一大笔中介费,但很多朋友都觉得我这举动很不靠谱,包括我自己,也非常不确定,我很虚弱地对大家解释,那位网友说的:小区“景致幽雅,紧邻地铁出口”。地铁?你疯了!他们都摇摇头,认为那是太遥远的事。
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,像一首所唱的那样,我在心中慢慢地等待,但地铁不是负心郎,三年过去了,我的地铁王子他真的来了,像绅士一样准点,身穿华服,身姿欣长,在一片热烈的声音和目光之中,他像个超级明星那样地登场了,很多人都在用不同的语调谈论他,他的魅力和影响力远远超乎我的想象,我暗自欣慰:也许,我没有看错他。现在我终于可以对朋友们说,坐地铁来吧,远离喧嚣中心,到城北地代,到我的家,到我家二楼的露台上,坐到我露台的藤椅上,到藤椅上喝我给你准备的茶,到茶香里寻找生活的清淡况味。
现在,他们不再摇头了,因为地铁,我的新房子终于从传说中的理想图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版本。也许,还不仅仅是如此,地铁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的可能。有时候,我相信,同样是从甲地到乙地,移动的不同方式会导致相异乃至相反的意境。
比如,步行,在小巷深处,与陌生人擦肩而过,衣角和手臂在空气中自由划动,听自己的鞋跟与大地互相致敬;坐公交车,不愉快的过分拥挤,人们的交谈与气味相互混杂,私密空间与身体行动的被完全剥夺,塞车时永无休止的漫长等待;自行车,也许在春之午后或秋日黄昏,你可以通过它感知肢体的放松与快意,不过这可能只是偶尔的愉悦,更多的,你会淹没在高颗粒的灰尘与空气中……
就像食品、衣服、书籍一样,不同的交通方式会带来不同的个人气质。有时,我会注意地观察大路上的人们,从他们眉眼的纹路,从他们衣服的皱褶,从他们脚步的缓急,我会猜测他们刚刚结束的交通之旅,那旅程的方式,正决定了他们此刻的心境,甚至是一整天的运气……
而随着地铁王子的到来,我想,我所观察的人群一定又会多了一种表情。他们刚刚穿过这个城市的地下,倾听过大地的心跳,在漫长而幽暗的隧道里,他们打量着自己映在玻璃门上的身影,静默地站立,彼此保持微妙的距离,各自沉入短暂的梦境,脸上呈现清淡的笑容……直至地铁突然驶入光亮地段,空气突然由清冷变得温热,广告与站牌像无声电影那样快速地拉过,耳朵里传来熟悉的站名,他们才在恍惚中愉悦地醒来,跟大地悄悄道别,重新进入五光十色、热气腾腾的马路——因为刚刚从城市的地下穿行,因为倾听过大地的心跳,他们的脸上还残留着一丝神秘,这神秘似乎带有某种宗教意味,他们因此更加心平气和。
或许在明天,在某个地铁的入口,你就会在人群中看到我,我跟你一样,拥有平静的目光。我们相互对视,然后彼此消失,你离开大地,我扑向大地。